2011/11/19
台灣信仰混亂史-2
接上篇:台灣信仰混亂史-1
再來就是最大眾化的起乩,乩童一人坐在板凳上閉眼靜心等待,在經過焚香祝禱後的某時刻到來便會起乩。
這種傳統起駕總是很麻煩,線香、檀香需求量極大。少部分照規矩來的起駕前身旁廟方人員後須換裝在旁伺候,乩身除了換裝外也因整個過程弄得滿身大汗精疲力盡。
三太子與濟公都很好認。有趣的是不曉得為什麼王爺起乩都會很中氣十足的唱起詩詞,更有些王爺是只用詩詞不講話,也有只用手寫而不說話的例子。
關於起乩,覺得場面最特別的不是一群操五寶的乩身,而是同時四五位乩童都由虎爺起駕,場面一時虎聲吼吼氣勢萬千!
接著來的是大約民國82年左右,這時我家開始接觸到所謂的靈乩!
有別於傳統起乩,靈乩起駕無聲無形沒甚麼徵兆,和你聊天的過程之中會突然天外插來一筆關於你的事或建議,或者是突然唱起歌說起天語。
根據當事人說,有時是突然見到影像文字之類的,或是神明透過他們的身體就那麼自然地說出該說的話來。
靈乩比起武乩來的優雅方便,不需勞師動眾累得人仰馬翻,也不必大量菸香繚繞等候。但就是讓人摸不著頭緒何時為真何時為假?
可能是從這時候開啟了走靈山的新紀元!
目前我看大多都轉入為走靈山,當然還是有少數傳統起乩的宮廟及人家廟(民居廟)。
在這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小島,不論裏頭主神是哪尊神祇,只要有在替人辦事問神的大多數開口閉口都是"母娘"、"金母"、"東王木工"、"西王金母"、"三期末劫"、"復古收圓"...等等言論。
而處於郊外較有名氣之部分大廟因內部無辦事問神服務,因此頂多在假日廟前門庭或廣場見到一群靈山份子。
基本的就是手握三十六柱焚香揮舞,或化文上告於天,或踮起腳尖腳踏蓮花步手掐蓮花指、講天語唱歌仔戲痛哭流涕~
可能是這種風氣流傳的太快太廣,有些較莊嚴的佛教廟宇門前會貼警語提醒靈山人員別侵犯入廟宇內部,由此可知部分人員終究是把這種活動給搞糟了。
待續~台灣信仰混亂史-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這留下些甚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