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天雅婷提到他們的功課,一個有意思的題目:
若你有五分鐘時間直接面對老闆,最想對老闆問的問題?
雖然有很多啦,不過大多是抱怨內容,就算寫了也不敢問吧出口?
那麼還是來看實際點的問題好了!
一.
目前我們正極力嘗試做不少超出原先製程能力之外的產品。
當然提升廠內製程能力極為重要,但那些試驗品卻是不斷的拖累其他產品執行效率。
不知有無辦法多讓其他能正常獲利的產品有順利執行的空間?
二.
三.
面對各家客戶越來越精細要求,因外包廠眾多生產條件不穩定,使得產品品質參差不齊。
有沒有部分外包流程收回自家廠內自己做(減少外包增加獲利)或擴廠的可能性?
四.
公司股票流動率低,大盤漲時乏人問津,大盤跌時跟著狂跌,現在只比一張平信還貴那麼一點點而已。
拜託請增加我們持有公司股票的信心!
五.
對我們小職員最重要的問題:
PCB工廠同質性與可替代性太高,公司是否有中長程目標,能讓公司永續經營的計畫?
例如十年後公司依然持續獲利健壯存活的想像圖...
不過我想如果問了老闆,老闆應該會很奸巧的反問若是我,我會怎麼做...
一.
試驗品的失敗主因是因人員技術能力不足,技術能力提升便可達成目標獲利?
或是硬體設備嚴重不足而無法彌補這段缺失?
若單純只人力技術能力不足,相信在持續嘗試下能找到一條順利達成且獲利的空間。
若是因為硬體設備能力嚴重不足而購買設備,產品特性能不能持續長遠的獲利來彌補因購買硬體設備所花費的金錢?
不過應該還是要先保住正常產品的交期穩定,再來兼顧試驗品。
二.
近年景氣淡,老闆可能說就怕沒單可接,還怕單太多的喔?
如果是先接了再說,會不會因為延遲出貨造成扣款,反而無法獲利與有損信譽?
三.
如果產品特性與品質都和它廠沒兩樣甚至更差,除了靠熟識而接到的單應該不持久。最後還是得全面提升人員技術性與資質,這樣花錢買硬體設備才有意義。
先提升廠內現有流程的技術性能力,穩定訂單與獲利後找尋機會遷廠與擴廠(?)
四.
這是只有老闆才知道的天機吧...?
五.
我不是老闆,中長程目標不是我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這留下些甚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