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跳痛的腦

每個說故事的人,腦筋都裝滿了一堆東西.

還不錯的說故事人,裝的東西已經不是用一堆可以形容.

優秀的說故事人 除了裝滿滿亂七八糟又不同領域的東西外,還有一條清楚的路.


貪多嚼不爛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當想說得太多,甚麼都一股腦沒順序輕重丟出來後,混雜不清摸不透.

最後不再突出不再光彩,聚光燈根本沒成功的照射過.




像電影、偶像劇,重要的男女角、主線情節不紊亂.

就像優秀的攝影,捨棄框框外的多於,只留存框框內的美好.

就像工作,專注在目前最重要的事,暫時擱置次等及不必要的瑣碎.

生活,應該也能這樣想像吧?

這個也想要、那個也不想放,最後這個沒搶到、那個也沒抓到,甚麼都沒有.

而曾經被笑傻瓜蠢蛋的人,當初只專注一心一意地追著唯一的終點,終究達陣.

或許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有捨棄掉的邊緣才讓焦距內的美好更為耀眼,吸引著眾人的喝采與注目,最後流傳....



一位我超喜歡他故事內容的作者,他說其實說故事很簡單,只要有哭有笑有感動那至少就是篇有趣的故事.

可是除了這些之外呢?

不論是現實社會、架空世界、搞怪同人誌,甚至是靈異鬼怪故事,他都能依循著自己的性調架為故事的脊隨.

從旁信手捻來幾句楚辭、山海經,這些老掉牙的書籍典故詞句潤飾,從脊隨兩側漸漸長出細微骨肉,接著慢慢壯大故事雛形.

但到逐漸壯大的故事後,依然沒偏離他心中的那條道,該說的想說的重點依然沒偏移,或許有輕有重也有暫時擱置,但那條道還是這麼明確的存在.



霧裡看花的人們或許會被多餘的點綴給迷惑,誤以為那才是精采.

看著看著,少部分清醒了的人們應該就能知道,點綴的功用就真的只是點綴,讓主軸不會那麼無趣乏味,但重點依然還是主軸.

這也是在看了他數部不同類型故事後,發現了的淡淡影子.或許每次的形狀深淺不大相同,但畢竟是一樣的相同的一道影子.

沒見過的可能不了解發現那影子有甚麼得意?殊不知這影子本身就是件令人覺得有趣的精華所在.

貫穿全場,甚至是所有故事的影子呦~

不過我覺得最困難最累人的,就是明明想把影子擺出來,卻又一定要放了大量點綴來迷惑才行,若沒有了這些迷惑,光只有影子本身存在就又會變得非常無趣.



果然

這世間終究是充滿了詭異,才得以年復一年的上演著相近相似也相同的故事.

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八六十四.

就用著六十四個基本單位來跳著換著轉著,轉出五顏六色七葷八素的世界,然後從頭轉到尾,在輪迴從頭開始,彼此相依著出場而沒錯亂.

唯一變的,就只是時間與時間是不是在正確的位置上.


抓穩點吧

站錯位置的後果,就如同被旋轉的傘給甩出去的水滴,運氣不好的便不能再轉,運氣好的或許會被甩到另一個持續旋轉著的圈圈裡.

然後 繼續的 輪迴

必然與偶然?哪種好? 好像不重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這留下些甚麼吧...